行业动态
长江商报消息
《我省投2亿为潜江小龙虾“增肥”》追踪
昨日,本报《我省投2亿为潜江小龙虾“增肥”》报道见报后,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周鑫研究员认为,种族退化是假象,生态环境变差才是主因。湖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高级工程师舒新亚认为,湖北龙虾科研经费“僧多粥少”,多头“瓜分”致繁育技术难突破。
生态环境变差致小龙虾个头越来越小
“近亲繁殖致种族退化是假象,但绝对不是导致小龙虾质量下降的主因,生态环境变差才是最根本的原因。”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周鑫研究员多年来专门研究中国小龙虾养殖技术,他认为近亲繁殖等因素造成的种族退化是一个非常缓慢的过程,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凸显出来,最根本的原因是小龙虾养殖生态遭到污染。
周鑫认为,小龙虾能否长大关键在于脱壳次数,脱壳次数越多长肉越多,反之就会出现头大身体小的情况。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当外界的水环境受污染等因素发生急剧变化时,小龙虾只能通过增加壳厚度的方式保护自己,这也就是为什么大家感觉虾壳越来越硬的原因,而虾壳一旦变硬脱壳就会变得困难,不能脱壳就无法长大。”根据周鑫研究,影响小龙虾生长的因素有生态、营养、技术。池塘养殖的小龙虾远不如自然湖泊里的个头大,较差生态环境中呼吸困难严重影响了龙虾生长。
周鑫表示,湖北斥资2亿元研究龙虾繁殖育种对全国的小龙虾产业都是一件好事。同时他建议,在研究繁殖育种技术的同时,也要对养殖区域内的生态系统进行监控、保护、治理。
多头“瓜分”科研经费致繁育技术难突破
早在2007年,湖北就开始每年投入1500万,由潜江水产局推广虾稻连作和相应的繁育技术,但遗憾的是,到目前为止,龙虾产业的老大难问题龙虾繁育技术仍未得到很好地破解。专家认为,相关部门没能做到“力往一处使”,是症结所在。
“江苏省政府每年通过省科技厅重点支持龙虾产业,并投入大量资金用于繁育技术的研发,虽然每年我省也有相应的资金投入,但是因为过于分散,导致研发动力不足。” 昨日,湖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高级工程师舒新亚认为,多头研发导致经费分散,也是小龙虾繁育技术迟迟未能攻破的原因之一。
据了解,湖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是小龙虾育种研究的主要机构,但因无固定的专项资金,研究所遭遇“现实的尴尬”,舒新亚说,“湖北省有多个水生研究机构,既有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所等中央科研机构,也有华中农业大学等高校。”舒新亚坦言,龙虾育种经费确实会出现“僧多粥少”的尴尬。
2007年,国家科技部设立《2007年2010年国家科技支持项目》,投入413万用于湖北龙虾产业科技研发。随后,农业部投资800多万用于《小龙虾产业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湖北仅分得103万,国家项目中的经费“杯水车薪”难解湖北“虾苗育种之渴”。
舒新亚认为,在此种状态下,如果湖北在技术上难以突破,江苏省龙虾产量超过湖北省只是时间的问题。
他山之石
龙虾产业整合优化成趋势
龙虾产业整合成趋势,2011年1月26日,江苏盱眙建成中国盱眙龙虾产业集团,该集团分为“一校六中心”。集合盱眙龙虾管理学校,包括餐饮管理、厨务培训、龙虾养殖技术培训、中国盱眙龙虾杂志月刊和世界龙虾美食中心资源,并设立盱眙龙虾收购、分拣、包装、配送中心;盱眙龙虾烧制及龙虾休闲食品加工中心;盱眙龙虾调料加工中心;盱眙龙虾虾壳素深加工中心和盱眙龙虾连锁美食餐厅半成品加工配送中心。
溯源
沿海知青将小龙虾带到湖北
小龙虾学名克原氏螯虾,原产于北美洲。1918年,日本从美国引进小龙虾作为饲养牛蛙的饵料。二战期间,又从日本传入我国,主要存在于苏北一带。目前,小龙虾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江、河、湖泊之中。
舒新亚介绍,小龙虾传入武汉还有一段机缘。上世纪七十年代的汉口养殖场,其工人多是来自江苏和广州的知青,是他们将小龙虾从家乡带到武汉,小龙虾便开始了在武汉自然扩展和人工养殖的旅程。
1976年,在武汉后湖的自然水域发现了较具规模的野生小龙虾。接着,小龙虾随汉水上行,开始在江汉平原流域的潜江和汉川定居,同时,部分潜江人也开始养殖小龙虾。
舒新亚说,进入八十年代后,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的专家意识到小龙虾的经济价值,开始立项研究小龙虾,并且引进澳大利亚的麦龙鳌虾与本地野生小龙虾杂交,以提高小龙虾的物种优越性。
目前我国市场上出售的小龙虾主要产自洞庭湖、鄱阳湖、洪湖和洪泽湖等湖区。其中,数湖北潜江和江苏盱眙的小龙虾最为闻名。目前潜江小龙虾养殖主要有虾稻连作养殖、池塘养殖、油虾鱼养殖、藕田养殖四种模式,农户散养与订单养殖结合,其中订单养殖约占全市小龙虾养殖面积的80%,其经营形式主要有“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协会+农户”两种。
《我省投2亿为潜江小龙虾“增肥”》追踪
昨日,本报《我省投2亿为潜江小龙虾“增肥”》报道见报后,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周鑫研究员认为,种族退化是假象,生态环境变差才是主因。湖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高级工程师舒新亚认为,湖北龙虾科研经费“僧多粥少”,多头“瓜分”致繁育技术难突破。
生态环境变差致小龙虾个头越来越小
“近亲繁殖致种族退化是假象,但绝对不是导致小龙虾质量下降的主因,生态环境变差才是最根本的原因。”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周鑫研究员多年来专门研究中国小龙虾养殖技术,他认为近亲繁殖等因素造成的种族退化是一个非常缓慢的过程,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凸显出来,最根本的原因是小龙虾养殖生态遭到污染。
周鑫认为,小龙虾能否长大关键在于脱壳次数,脱壳次数越多长肉越多,反之就会出现头大身体小的情况。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当外界的水环境受污染等因素发生急剧变化时,小龙虾只能通过增加壳厚度的方式保护自己,这也就是为什么大家感觉虾壳越来越硬的原因,而虾壳一旦变硬脱壳就会变得困难,不能脱壳就无法长大。”根据周鑫研究,影响小龙虾生长的因素有生态、营养、技术。池塘养殖的小龙虾远不如自然湖泊里的个头大,较差生态环境中呼吸困难严重影响了龙虾生长。
周鑫表示,湖北斥资2亿元研究龙虾繁殖育种对全国的小龙虾产业都是一件好事。同时他建议,在研究繁殖育种技术的同时,也要对养殖区域内的生态系统进行监控、保护、治理。
多头“瓜分”科研经费致繁育技术难突破
早在2007年,湖北就开始每年投入1500万,由潜江水产局推广虾稻连作和相应的繁育技术,但遗憾的是,到目前为止,龙虾产业的老大难问题龙虾繁育技术仍未得到很好地破解。专家认为,相关部门没能做到“力往一处使”,是症结所在。
“江苏省政府每年通过省科技厅重点支持龙虾产业,并投入大量资金用于繁育技术的研发,虽然每年我省也有相应的资金投入,但是因为过于分散,导致研发动力不足。” 昨日,湖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高级工程师舒新亚认为,多头研发导致经费分散,也是小龙虾繁育技术迟迟未能攻破的原因之一。
据了解,湖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是小龙虾育种研究的主要机构,但因无固定的专项资金,研究所遭遇“现实的尴尬”,舒新亚说,“湖北省有多个水生研究机构,既有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所等中央科研机构,也有华中农业大学等高校。”舒新亚坦言,龙虾育种经费确实会出现“僧多粥少”的尴尬。
2007年,国家科技部设立《2007年2010年国家科技支持项目》,投入413万用于湖北龙虾产业科技研发。随后,农业部投资800多万用于《小龙虾产业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湖北仅分得103万,国家项目中的经费“杯水车薪”难解湖北“虾苗育种之渴”。
舒新亚认为,在此种状态下,如果湖北在技术上难以突破,江苏省龙虾产量超过湖北省只是时间的问题。
他山之石
龙虾产业整合优化成趋势
龙虾产业整合成趋势,2011年1月26日,江苏盱眙建成中国盱眙龙虾产业集团,该集团分为“一校六中心”。集合盱眙龙虾管理学校,包括餐饮管理、厨务培训、龙虾养殖技术培训、中国盱眙龙虾杂志月刊和世界龙虾美食中心资源,并设立盱眙龙虾收购、分拣、包装、配送中心;盱眙龙虾烧制及龙虾休闲食品加工中心;盱眙龙虾调料加工中心;盱眙龙虾虾壳素深加工中心和盱眙龙虾连锁美食餐厅半成品加工配送中心。
溯源
沿海知青将小龙虾带到湖北
小龙虾学名克原氏螯虾,原产于北美洲。1918年,日本从美国引进小龙虾作为饲养牛蛙的饵料。二战期间,又从日本传入我国,主要存在于苏北一带。目前,小龙虾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江、河、湖泊之中。
舒新亚介绍,小龙虾传入武汉还有一段机缘。上世纪七十年代的汉口养殖场,其工人多是来自江苏和广州的知青,是他们将小龙虾从家乡带到武汉,小龙虾便开始了在武汉自然扩展和人工养殖的旅程。
1976年,在武汉后湖的自然水域发现了较具规模的野生小龙虾。接着,小龙虾随汉水上行,开始在江汉平原流域的潜江和汉川定居,同时,部分潜江人也开始养殖小龙虾。
舒新亚说,进入八十年代后,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的专家意识到小龙虾的经济价值,开始立项研究小龙虾,并且引进澳大利亚的麦龙鳌虾与本地野生小龙虾杂交,以提高小龙虾的物种优越性。
目前我国市场上出售的小龙虾主要产自洞庭湖、鄱阳湖、洪湖和洪泽湖等湖区。其中,数湖北潜江和江苏盱眙的小龙虾最为闻名。目前潜江小龙虾养殖主要有虾稻连作养殖、池塘养殖、油虾鱼养殖、藕田养殖四种模式,农户散养与订单养殖结合,其中订单养殖约占全市小龙虾养殖面积的80%,其经营形式主要有“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协会+农户”两种。
- 下一个:李森现场过堂龙虾节部分重点项目